【笔记】哈佛大学-幸福课
2014-2-13
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年轻,如果你还没有看过哈佛的幸福课,我强烈推荐,如果你也喜欢,那么我想我们可以成为好朋友。
第五课-环境的力量。
1、一个笑话。圣雄甘地。一位妇女经过长途跋涉去拜见甘地,想让甘地告诉他的孩子不要吃太多的糖会损害健康,孩子很仰慕你他会听你的。甘地说:你能一个月之后再来吗? 妇女很不理解,但是照做了。一个月后,妇女带着孩子来到甘地面前,还是那个问题。甘地对着孩子说,孩子,请不要吃太多的糖。没了。妇女很不理解,但也鼓起勇气说,我相信孩子不会吃太多糖了,可是,为什么一个月前不告诉他呢? 甘地说,因为一个月前我也吃了太多糖。
甘地的名言:成为世上你想要的改变。只有这样才能改变。
2、人们会按照你做的做,而不是按照你说的做。以身作则。领导力也是如此。
信念即自我实现语言,它们经常决定我们的表现。例子,4分钟一英里的例子。在最开始用一英里计算跑步的速度的时候,没人超过4分钟。科学家,医学家证明人的极限是4分钟。而当时最好的运动员也证实此事,没有低于4分钟的。有一个人,不说他可以在4分钟内跑完一英里。不断的尝试,最后到4分钟2秒。 又过几年,1954年,他3分59秒跑完一英里。随后,6周,第二人3分57秒跑完一英里,随后的一年,世界300名以上运动员突破4分钟极限。
情景如此重要,能影响人,为什么我们不去创造积极的情景呢?
3、举例出很多环境影响人的案例。
a.把年长的人置身于仿1959年的环境,一周后,测量各属性,记忆,力量等,竟然提高了。
b.视力测验,一组人测试视力。之后,让他们置身于飞行员的环境中,同样的设备测试,视力竟有所提高。
c.影射实验。意识与潜意识之间。屏幕会出现一个词,25毫秒,无法意识到。当词是“老”有关的时,发现他们测试出来,人变得有些驼背,走路速度变慢了。用积极的影射,如,成就成功努力。智商和记忆力测试成绩比没有影射组高。
第六课-乐观主义。
创造积极的环境! 1、找一些东西挂墙上,使你开心,积极的东西,即使我们没有看,他也会影响我们,我们潜意识知道其存在。名人名言,听音乐,看电影等,把喜欢的书放手边。
一个名言:“三个要求:1永远不要迟到,2不说脏字,3不要批评队友” 这项开学我要切实去做。
2、安慰剂效应。头痛,找医生,医生说吃了这片良药就好了。果然好了,其实只是糖球。
证明不要忽略精神的力量。
3、精神作用于现实。两个要素,1、动力。当你有信心能做成某事时,你会非常的有动力,会受到激励等。而当你觉得希望渺茫时,你并没有为此事付出那么多。2、一致性或这说相合性。我们每个人对世界都有一个schema。如:我觉得我的数学能力很好,如我觉得东西悬浮半空中手松开东西会掉在地上,这事内在的。而外在世界:手松开东西会掉在地上,我的实际的数学能力,与我的schema是无关的,这是外在。但是,当两者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会觉得不舒服,我们要么改变外界或者改变内在,使其保持一直。但产生这种不一致的时候,我们会有三种做法,a.更新schema。如,东西在宇宙飞船中不会掉下来,我不知道,更新schema。 b.忽视外界事情。我们人做这种事比第一种更多。不符合我们schema的事情,我们不管忽视。c.主动寻求验证,质疑,寻找有利证据。d.创造新的现实。
信仰决定了对事情的主观解读。
积极心理学之父的研究:悲观主义者无论是在短期目标还是长期目标上设置都比较现实。而乐观主义者在短期目标设定上并不现实,但长期目标就很现实。
如何区分现实的乐观主义和不现实的乐观主义?
高期望会导致失望。 快乐水平是: 你达到的除以你期望的。 这个公式是错的。 我们的快乐水平总是围绕着基线上下波动。但是这个基础快乐水平是可以提高的。 方法:去面对事情而不是去逃避。 去面对意味着把自己置身于风险线上。去尝试,去做没有做过的事。 这样,幸福基线会慢慢的提高。 三个原因:1、自我知觉理论。如果我面对了,我尝试了,我就会认为我是个有勇气的人。那样,自尊还有幸福水平就提高了。自我知觉理论就是说,我们得出自己的结论和得出他人的结论的方式是一样的。-通过观察行为。 2、我们往往高估失败给我们带来的痛苦。如果我们得知此,我们变得更有自信了。
3、更多的成功。
第七课-逆境还是机遇?
自我实现预言。
成功要素: 乐观、自信、热情、努力奋斗。
认知疗法: 事件evernt -> 评估 evaluation(thought) -> 情感emotion -> 行动 认知疗法中:我们想改变情感,我们应该从评估下手
非理性想法的三个陷阱(3M): 1、放大,夸大发生的事情。归纳过度。比如,其中考试考的不好,归纳出我很笨,学不会。
或者他拒绝我,其他人也会拒绝我。小题大作把失败放大,看成世界末日而不是一个跳板。 2、隧道视野:你会放大你关注的那部分的作用,而忽略其他的。
3、虚构
我们如何通过提问变得真实?几个问题例子 1、我的结论和现实相关吗?
2、那合理吗?
3、我忽略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吗?
4、什么重要的迹象是我值得考虑的?
5、我夸大了什么?我贬低了什么?
6、大的画面是什么?
记住: 悲观者从每个机会中看到困难 乐观者从每个困难者看到机会
记住,我们经历的事情,我们参与了创造。
另外,课程中该老师还分享了他自己的故事,他曾经非常的害怕演讲,但是这些更加坚定了他要做一名老师。他说,正因为他非常的紧张,所以在每一次上台讲课他都花很长时间去准备,做到最好。精心准备,平静对待。
第八课-感激
甘地最大的功绩: 使印度人因自己是印度人而自豪 美国对世界最大的贡献:言论自由。他们自认为的。
如果我们不关注优点,优点就会贬值。我们关注的东西会升值。
我们都是变化探测器。
人类的适应性既有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我们适应了,我们就习以为常了。适应性好的一面是我们适应了消极的东西,比如噪音。 而我们也会适应积极的东西,而那些变得不再积极。
我们非要等到情况恶化后才去感激眼前的好吗? 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感激健康?
把感激培养成第二天性。 每天写下5件值得感激的东西。感激别人。
如何保持新鲜感: 1、变着来做
2、用心。mindfullness
This is a beautiful world. 老师的外婆,一个从集中营出来生过3个死产儿的人。
第九课-积极情绪
想想你感激的人,并表达出你的感激。不要觉得他们知道我感激他们!和研一英语老师那个事情一样。 表达感激是双赢的局面,你也高兴,接收者也高兴,螺旋向上的循环。
记住没有一步奏效的捷径。改变,没有那么的快,鸡血不成反被害。
第二十一课-爱情与自尊
自尊: 第一层:依赖性自尊 — 价值感,取决于别人的评价。 –能力感,来源于比较。 第二层:独立性自尊 — 能力感,与自己比,我进了吗? 价值观是自我评估。 第三层:无条件自尊。 — 价值感,不取决于别人也不取决于自己,我有充分自信,不参与任何评价。能力感,不与别人也不与自己自己比较,我处于一种状态,与他人相互依赖,同时又怡然自得。 大多数自尊等同于依赖性自尊,而每个人都有依赖性自尊。 依赖性自尊,寻求肯定害怕批评。 独立性自尊,寻求批评。
注:我之前没学到过这些东西,当我看到这后,我震撼了,这就是我心里所想的,我们不谋而合。我想,下面的路我会更有力量。
培养自尊: 1、正直。言行一致。
2、自我察觉。
3、自我接纳
4、主见
第十课-如何去改变
结论是:请立即作出行动。
态度决定行动,行动也能改变态度。so,do it now。
抬起你的头走路,你在传递信息。
tal老师上课兑现了他之前的一个玩笑,穿粉色紧身衣在课堂上。他说了一段我觉得非常幽默的话:
这样做,我想说这在我的舒适区之外,甚至已经不在我的学习区之内了,已经到了我的恐慌区。 read the last sentience at this class:
nothing will happen unless we bring about real actual behavioral change.
real actual behavioral action. And when we do that, then the sky is the limit.
第十一课-养成良好习惯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先说坏消息,因为喜欢积极结尾。而人们感觉故事的结尾更重要。
自律是有一定量的。 一个心理学实验: 邀请测试者先等待十分钟然后进入测试,而等待的桌子上分别放置了美味的巧克力或甜菜根。而告诉测试者这是为下一位实验者准备的。 然后他们进行测试,是一个很难的测试,计量是他们坚持了多长时间放弃。结果:巧克力那组坚持的时间明显低于甜菜根。 因为巧克力那组已经动用了自律。而接下来的测试很需要自律才能坚持下去。
tal与妻子每周两次约会
ritual 非常重要,比自律重要。
我们塑造习惯,习惯塑造我们。 例如抱臂于胸前,每人都有习惯的方式,左臂在上或右臂在上–这是习惯。如果主动更换一下,会觉得不太舒服,会想如果可以还换回到以前。–这是习惯塑造我们。
建立ritual。 每月不超过两件。我这个月首要建立就是早起和吃完早餐去背英语。
基因很重要,但是后天更重要。一个有着强壮基因的人,如果没有经过训练,也比不上一个柔弱基因的人经过训练之后的能力。
第十二课-写日记与目标
可以产生关联性的能力: 1、理解能力-
2、管理能力-
3、意义性
正确理解目标的重要性,不是实现目标带来幸福,而是拥有目标让人幸福。
65m:
幸福不在于我们的地位,或银行存款多少,与我们的思维状态有关。就视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的现状,以及我们专注于何事。想变得更快乐,当下更重要。幸福不是登上山峰,也不是在山峰周围乱爬,幸福是向山峰攀登的过程。与目标设定有关,与设定一个终点有关,然后释放自己,享受过程。
有很多人和我谈过这个问题,每次我都会经历同样的情况,接下来我要做什么工作呢?我该走哪一条路呢?当他们选了一条路,通常都会后悔。我应该走另一条路,应该接这一份工作。—这并不重要,对于终极财富来说,这不重要。关键是设定目标,对目标的投入。全心投入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选择某条路,却又后悔了,记住,这不重要。走哪条路你都可以开心的,只要你投入了。因为我们投入了,我们享受过程,而我们投入于何事并不重要。
听到这些我震撼了,这两年来,我一直比较努力,为自己设定目标,然后奋斗。但是我发现,我走着走着,我的目标也一直在变,从开始的工作-架构师-数据分析师-考研-百度-当老师。我苦恼,我害怕当我设定我当老师的目标后,我害怕我达到了,然后我的目标又会改变。过年父母这么跟我说,我做事不长愿,要是再这样下去,一事无成。我无言以对,我也知道有问题的存在,我当时的回答是,我宁愿一事无成。虽然看似也做到了一些事情。现在tal老师点醒了我,原来真正的幸福是攀登山峰额过程。我也确实感觉如此。so,下面我不再害怕,因为追求自己目标的过程就是幸福的过程,而成功也是为了幸福。我会坚定我当下的目标,努力去实现,不再迷茫,担心,害怕~
第十三课-面对压力
制定目标的一些建议: 1、写下来,写下来就相当于作出承诺,不仅仅是说出来。
2、制定最早期限。就是我们希望完成的日期。
用一到两个小时用心工作,用15分钟休息恢复,冥想,音乐,健身。一天可以划分几个这样的时间段。 每周至少休息一天,要有假期。
第十四课-过犹不及-失败
学会说no,当你对一些事情说no的时候,等于你对自己说了yes。 我想做某事,但是自己会拖延。如果公布了自己的目标,就不得不去做了,客服了拖延。
我不要试,万一摔倒了怎么办 我不要约她出去,万一她拒绝怎么办 我不要演这出戏,万一没人看懂怎么办 。。。 大家都这么聪明,我还是不献丑了 我们开始逃避,而不是应对。 别无他法,成长没有捷径,学习也没有捷径,成功更没有。 一个人能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害怕犯错。
第十五课-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 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的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是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
从A点到B点怎样最近?直线。这就是完美主义者的基模。 而追求卓越者,他知道不可避免的遭遇失败,最后曲折到B点。 完美主义者: 1、自卫性 2、关注空着的那半杯子 3、过度一般化,夸大事实。all or nothing 4、没有自我接受 5、只有一种方式是正确的,固定不变的,没有失败和问题。 6、恐惧失败,恐惧别人视自己为失败者。不把失败视为一种反馈。
追求卓越者: 1、心胸开阔 2、可以接受个人的失败。
仔细思考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不要成为逐利者。不要太功利的去做事情。 完美主义根源: 1、社会影响。 –成功(成果)才是最重要的。
改变完美主义: 1、改善的第一步是要意识到问题
2、专注于对努力的嘉奖。
do not afraid fail,just do it。 it is the only way to success.
第十六课-享受过程
mind body.
对待自己要像对待别人一样一个标准。比如一个你在乎的人考试得了B,会因此影响你们的感情吗?而你自己得了B呢? 帮助别人很困难,但还是可以的。 1、自己树立榜样
2、分享故事
3、奖励过程
3P:
1、准许自己为人。失败了,接受,接受现实。
2、关注积极性一面,转移注意力。
3、转换角度。
转移注意力!当某种消极的想法反复出现而我永远在徒劳的抗争,转移注意力。 灵药: 1、30分钟的锻炼,每周4次。
2、十五分钟意念锻炼,每周6到7次
3、每24小时睡8小时
4、每天12个拥抱,可以过量。
锻炼=痛苦。我们的脑子是拒绝痛苦的。 锻炼的一开始确实是疼痛痛苦的。当你放松了一个月,就很难再开始,因为潜意识不想再痛苦。 社会支持
第十七课-运动与冥想
我们在忙的时候最先放弃的就是运动,而我们最不应该放弃的就是运动。运动是投资。
当问到我们值得拥有幸福吗?很多人回答值得。 但是潜意识中其实并不这么认为。社会总是让我们向榜样向大人物 看齐,
深呼吸是缓解紧张的好方法。 第十九课-如何让爱情天长地老
找到真命天子很重要,但是用心经营爱情更重要 黄金法则:你不会对泛泛之交做的事,也不要对亲密的人做。
第二十课-自尊与自我实现
我们怎样对待他人就会怎样对待自己。 或者我们怎样对待自己就会怎样对待他人。
tal不明白为什么在个人主义这么强烈的美国,大部分人还是随波逐流。
原因是:我们的教育缺少反思。
一个电击实验。测试者面前有一个按钮,按一次按钮电压是比上一次多15V。房间是另一个人。旁边有一个白大褂的医生。开始电压比较低,不痛。随着增加到150V越来越痛苦,当电击一下房
间里的人会明显感觉到痛苦,并请求不要再点击了。当你犹豫要不要电击时,旁边的白大褂医生说:实验必须继续。最终有63%的人竟然把电压提高到了生命危险的程度。那时测试者早已哀嚎
哭泣。但是,如果实验我们改一下,当要询问是否继续的时候,白大褂说:实验必须继续,不过你可以休息15分钟。这个实验没有真正的实施,但是结果可以想像。
我们生活的太紧太忙,以至于无法休息与思考,在随波主流的路上越走越远,酿造惨剧。
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态度。行为是最有效的方法。按你想成为的人做事。
第二十一课-总结
我们害怕说出我们觉得重要的事情,但是一旦说出我们是真实的,真诚的,这种能量会不断的传递下去。
不是没有恐惧和困难,而是知道恐惧和困难还要向前。行为改变。
最成功的也是失败的最多的。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不会经历情感创伤:精神病人和死人。 当你失败时,你觉得受伤,但是你应该接受它。就像接收重力引力一样,重力引力是物理定律,情感创伤是人性本质。 允许为人,而不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