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何时都要保持自信,这是想给自己和我一样的大学生们说的话。其实想跟自己说这话,说明我本身是不够自信的,对未来不够坚定。

1月22号晚上对于我发生了一件大事,这两天一直想写这篇文章,但是想法都是零碎的,不知道中心该突出何事,就一直在酝酿。此时,我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2011年10月,百度校园招聘开启,此时我正在北京兄弟连接受PHP工程师的培训,正值大四,便慕名投了简历,过几天收到笔试通知,现在还清楚的记得申请的职位是云计算研发工程师,可笔试完便杳无音信了。培训结束就去找工作实习,最后有两家公司要我,一个新浪一个卓望,要做选择的那一周我无比的痛苦与纠结,不知道该选择哪家公司好,问别人也解决不了我的真正纠结的问题。最后我选择了卓望,这时你肯定惊讶为什么?这也让知道我事情的所有人惊讶了。原因是首先我不想写js,在新浪面试中我旁敲侧击的得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说会有这部分的内容,于是对其感觉便在心目中降了一点。其次,在卓望可能是面试官看透了我的想法,他们说自己团队是后端核心团队,而且我自己感觉面试我的人也不错,注新浪的面试我的技术也很不错。我听到后端便以为应该没什么js。这时结果就分晓了:我最终选择了卓望。(我知道心理学中的认知偏见,所以我会尽量客观的反映问题,减少我思想中的偏见)。现在从我对于我的认识来分析我为什么当时选择卓望。首先,从这两年我对于自己的认识,我存在这样的一个问题,理想主义,或者说,过于理想主义,我总是会追随自己的兴趣做事情,而不是更在乎名气和钱或者说发展(在看完狗镇电影后我想我应该反思一些了,这以后再说)。我当时的兴趣是PHP+后端(数据库网络系统等),而对前端界面效果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一个纯PHP的职位与一个前端+PHP的职位相比,我肯定选择前者,因为后者包含我不太想做的事情。[1、这是我理想主义第一个事情:选择卓望。2、此时我的兴趣是PHP后端开发工程师。3、这是第一次与百度有关的故事]

2012年4月,尽管我非常喜欢我们团队中的人,是真的喜欢,并且后来我遇见的人大部分我感觉不如他们优秀,但是这也架不住我对业务开发兴趣的降低。从我后来选择考研后与别人交流到我曾经实习的工作,我当时对我曾经从事的工作的描述是:“就像织毛衣一样,开始不会织毛衣,对它特别好奇,当刚刚会一点时,你产生了兴趣,你想深入研究它,慢慢的,你基本掌握了织毛衣的全过程,于是你找了份织毛衣的工作,你发现了更有效的织毛衣的方法,工作中你织出的毛衣也越来越好,织的效率也越来越高,可是,突然的,你发现工作中有织不完的毛衣,渐渐的失去了最初的热情。这时,你不再想天天织毛衣(PHP工程师),你想设计一个毛衣的织法,让别人去织(架构师),你觉得这才是自己感兴趣的。”因为当时才4月,我还没毕业,还有机会投简历找新的工作,我想织毛衣可以,至少要去一个更有发展前景或者有名气的公司吧。百度是我喜欢的一个。而我对自己的探索和学习能力很自信,我觉得有书本和网络,各种事情我应该都能搞定,所以我想自己设计一套高访问量的架构,仅仅是想自己设计一套。当时就想,反正现在的工作内容我基本无法忍受了,我可以先去兄弟连学习特级课程,而且老学员免费啊,然后学完再投简历找工作,而且那边房租才200多一个月且月付。辞职的想法一旦产生,在我心中便抹之不去,犹豫两天,我便一股脑找组长谈说我辞职的事情。这时他们怎么劝也劝不住了,最后他们也尊重我,当天就办理好了辞职,晚上一起吃个饭,我便离开没有再来,没再联系,但我心里一直很喜欢他们佩服他们尊重他们,我想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再见面的。在兄弟连学习特级课的一个月中,我投了百度音乐事业部的简历,HR那边表示我达不到正式员工的条件,看是否可以按人力资源外包的方式在百度工作,表现好可以转正,我欣然同意,这时百度在我眼里还是一个梦,但是我想得到他。去面试,发现我面试的很不好,很多东西有忘,外加还有点紧张并且没有掩盖住,最后没有通过。描述一下,当我失去了工作的兴趣,我便奋不顾身其他都不考虑的情况下就辞了职,我想当架构师,即使不是真正工作中的架构师,而是仅仅自己虚拟的(自己想去实现一个架构却没有实际用途)我竟然也愿意放弃工作去做,其实我心里清楚,架构师当然不是学学习就能当的,需要多年的实践经验的积累。(现在某和岛发展的不错,而当时我们小组是技术引进,组长都表示我比较不错可以看情况让我带队都没留住我。)[1、这是我理想主义事件二:辞职。2、此时我的兴趣是web架构师。3、这是第二次与百度有关的故事]

2012年5月,由于没有工作,北京也没什么可呆的了,便回到学校。5月6月,我玩的非常的疯,俩对门宿舍一共5个人一起玩,我玩了两个85满级的魔兽世界号,这也算是我跟魔兽世界唯一的交集吧。由于没有上课没有考试,这俩月我彻底的麻痹了自己,投身于自己沉迷的事情(关于沉迷,我将来还会谈到,没有事情能让我沉迷的日子真是乏味)。其实,我并没有完全的不考虑工作和未来。这俩月让我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考研。而促成这个决定的还有一事我不得不提。在5月底,百度有一个LBS专场招聘会,我投了简历,最后邀请我过去笔试面试。我便从秦皇岛坐火车到北京,此时我200块一个月的房子还在租着,虽然我一直没住。笔试通过了,面试的时候还是紧张而且表现了出来,为什么,因为百度在我眼里依旧很高大,我不自信,我的学校我的水平我不认为自己能在百度,我们学校整专业180人只有一人去了百度,但是我想得到百度的offer。最终失败了,但我没有伤心,因为我知道这是正常的结局。回到学校,我又继续投简历,大概是因为6月份已经不是校招的时期了,而我作为大学生依旧没有工作估计令很多公司不敢想像的,就把我排除了。后来,有一个公司启明星辰,之前我没听说过这家公司,约我面试,我又回到了北京,本来去北京的目的是去面试的,到第二天早晨,我突然发现,我根本不想去面试,别人能认可的我的能力无非就是PHP工程师,我投的也是这些岗位,我根本不想得到这样的工作。便发了个短信说自己不去面试了,不好意思,于是把我在北京的大部分的东西运回学校了。继续WOW。我心里是清楚的,如果我找工作肯定会有工作干的,这里对自己是有信心的,信心是源于在兄弟连,班里50个人,我只是轻轻的用功一下,而且还是经常去网吧玩,最后获得了总评第一的成绩。再加上曾经面试过几家公司要我的比例大概在60%。那就毕了业再去找吧。这俩月中最重要的选择考研还没有说。其实,我对考研的观念的改变一直贯穿其中。我曾在实习快要结束时大概3月就思考,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事情能让我愿意投身一生的热情去做?从三国角度出发考虑,我喜欢三国,但是三国里面的人物,我最喜欢的不是曹操刘备而是诸葛司马。或许我不是一个将军而是一个谋士。恰巧,当时看到了一些东西,比如数据挖掘,我突然发现,我或许会对数据挖掘会有持久的兴趣,那种个人英雄的方式,那种对数据的敏锐,从数据中发现价值。越分析越觉得自己可以抛弃其他的好好学数据分析的技术,从事这样的职业,既不会总是重复而且是很有含量的脑力劳动。数据挖掘从那时开始便没有离开过我的视野。现在,我有两条路,一个还是架构师,另一个是数据分析(其实这跟统计专业的关联比计算机的关联都大了)。但是,如果做数据分析,读个研究生可能是必要的,因为几乎没有基础,我想如果我能读研究生,我一定不会荒废的。但是现在还不敢轻易做决定,事实是,读研究生虽然是我的想法了,但是我作定纠结了有两周,那两周生活非常的乏味除了玩游戏的时间。5月回到学校,我还听说我们班长老魏考上了主校东北大学的研究生,他平时成绩一般。但是我们同学中不乏有没有考上了,比如我们班的学习委员都没有考上。还有一个原因,在卓望实习时,我们经常会有小组讨论,而他们谈论的东西我都听说过,可我就是不知道具体的。外加本身对计算机还算有兴趣,实习晚上回来都会看书,其中花了一个月看完大一老师就给我们推荐的书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我发现我想学习了,我想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了,我想成为大牛··越来的,考研的思想在我心中生根发芽,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在大学从没有学过习,我想弥补我曾经浪费的时间,我想学习,我也知道了一点,学习的好坏跟工作的优劣其实是很正相关的,而且我不喜欢做不喜欢的工作。最终大概在六月上旬,我做了这个决定,考研。身边的很多人都很惊讶,连续几天给家里电话都说了好几个小时,这应该是我给家里电话最长的时间的记录吧,但是我有一种感觉,我会成功的。这个考研不是简单的大家都在考我也去考,这时大家都走了,而我一个人留守校园,是一个四级没有过,高数挂科同学的考研。[1、这是我理想主义事件三:考研。2、此时我的兴趣是web架构师&深入理解计算机系统&数据分析。3、这是第三次与百度有关的故事]

2013年4月,这时考研成绩已经公布了,复试也结束了,最终通过了。如果说我有什么秘诀的话,只能说一个字:我想学习,我对现在不满意。考研期间还是遇到很多困难的,不过倒是都克服了这里不赘述。但其实我并不自信啊,我本来想报北邮,后来降到了北理,如果足够自信或有机会拼完全可以报考更好的学校。由于我工作过,我的目的并不是去搞科研,而是学习+实践+学历,目标对准百度。我眼里学硕是比专硕好,但专硕相对容易考一点,所以我并不用非考学硕不可。结果出来后,由于我是往届生,不需要回学校写论文和毕业事宜啥的,于是我便开始找工作。最后找到了俩个工作:一个是某研究所的实习生云计算相关工资2000,另一个是某中小企业web工程师工资5000。我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研究所实习生,而跟家里打电话,妈妈想让我选5000的那个公司。那次我还哭了,觉得家里不理解我。去那个5000的公司有啥前途啊··研究所多高大上,工资是小事。在我想象中,那里一定不错。到了之后,由于是跟军工相关吧,保密的缘故竟然电脑不让上网,只有几台烂机器,而且网速特慢还经常人满。我突然觉得这得浪费我多长时间啊。外加其他原因,到了一周我就想辞职,但是由于项目已经开始并且很着急上司不想让我走,最后在公司呆了一个月最终离职。投了一些工作也没有得到好的结果。这时我想通了一件事,再高大上的公司也有低小下的岗位,重点是你在公司的位置,而不是你在某个公司。到了6月,我的理想主义又犯,我投了简历到了一家创业公司,面试我的两个技术经理我都非常喜欢,这次算是我面试经历中感觉最成功的。而且答应我的工作内容是他们系统的推荐系统和商品分类标签和爬虫什么的,这都是我想做的。但此时,实验室告诉我说可以在7月到学校实验室了,问我是否可以过去。这个创业公司是多好的机会,我喜欢这样的工作内容。但是,我想象着学校实验室一定是大家一起学习有深度的内容,那一定能学到很多我想学的东西,最终我放弃了这个创业公司的实习工作,提一下他们已经拿到A轮融资了。到了学校,一切跟我想像的都不一样,开学前的俩月让我们做的工作,在我眼里对于我来说完全是浪费时间,但是一切都回不去了。这样,便奠定了我对理工大认识的整体基调。这里我存在一个问题,也是基本无法避免的问题。比如你找到了一份工作,比如你要到实验室去,你虽然知道职位是什么,知道大概是怎样的,但是你没有能力控制你做什么,所以,一但你发现做的东西是你不喜欢的,你就会觉得很郁闷。但是,作出选择的时候依据是什么呢?只是一个大概的自己对其的想像,自己并没有真正经历,我竟然只是根据自己的想像作出了这么重大的选择。然而时间是不能倒退的。插一句,这个创业公司的技术经理是从百度出来的,要说这跟百度扯上关系不免有些勉强哈。[1、这是我理想主义事件四:2000还是5000,创业公司实习还是到实验室。2、此时我的兴趣是数据挖掘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3、这是第四次与百度有关的故事]

2014年1月22。第一学期我过的不是很满意,我本来不想写天天写网站了才考研的,可到学校还是继续在写网站,竟然是在windows+C#来写外加大量JS,LAMP方式还好点吧,那可是我的架构梦啊。不过说到收获还是有些的,对win+C#有些了解,也算是对整体计算机系统了解更全面点了吧。但是如果让我实践真正课程学到的那些理论技术就更完美了。比如人工智能,语言信息处理中讲到各项技术,我着迷于此。我曾向老师反映我研究生毕业想去一线或二线互联网公司做算法工程师,不喜欢做业务。其实我知道,工程才是真正的让现在人们生活变的美好的东西,也是绝大多数计算机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而算法那些东西一是公开的大家拿来用就好了,只有大公司才会有真正的算法工程师需求,做一些更符合自己业务的算法,具体不好阐述。算法方面的工作需求少、要求高、不好进,所以我才感觉很迫切,感觉自己写网站是在浪费时间因为没有在自己想做的道路上直直的走,我应该奋不顾身的去学习。这时大事发生了,12月在微博上传了一个百度某研究院招聘数据挖掘/数据分析实习生的职位,我还是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但是,我得投。我侧身于生活的污泥中,绝不能畏首畏尾的,我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事情。我投了,过了些天邀请去笔试。又过了几天电话联系说让去面试,我也一口答应了,到最后面试只剩下四个人,2个北大研三和研二、一个海归和我(北理工)研一小专硕。必须承认我觉得在机器学习理论技术方面我跟他们差很多,需要多多去修炼。但是,这里提一句,在第二次去面试的路上,我犹豫了,我到底要不要去面试,不是因为我害怕被刷,而是其他原因(这里先不说)。这个实习岗位是绝对符合一直我想需要的,如果我能去实习是莫大的幸运,是我的机会我应该好好把握。可事情正如你所料,当1月22晚上9点半我正准备拉皮箱回家的时候,电话来了,问我过年什么时候能去公司。最后,我拒绝了。我拒绝了百度的实习。我拒绝了我两年来一直追求的公司,我当时几乎都崩溃了,真的崩溃了,我不知道我到底在做什么。拒绝后,我也有过想法打过去,想说刚才没想清楚,这样或许还有概率挽回吧,但是这事情我没有做。电话来之前我早已经不抱去百度的希望了,因为我下面有自己认为比较光明的时间了。因为在第二次面试之前,第一学期的工程项目就要结束,导师告诉我说,下学期让我主要侧重科研(之前我反映过我的想法),也就是说,我可以自己掌管自己的时间,我可以有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做我想做的事了。这是我期待已久的,我想掌控我的人生,我想掌控自己的时间,我不希望被束缚,我可以没有钱,但我必须自由。

故事是算是讲完了,百度实习也是拒绝了,两年多的百度梦,我竟然在到手的那一刻不再追求了,我想不明白为什么我会犹豫,毋庸置疑如我毕业想去百度,那么现在去实习肯定是最好的机会,因为如果要了你,当别人踏入百度的那一刻,你已经在里面一年半了。但关键是,现在我的方向变了。我现在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升华这篇文章的主题,关于自信,了。从小学我们就开始讲自信,但是直到大四那年我才渐渐的感觉到什么是自信。为什么这10多年都没有把真正的自信传授给我呢。自信毋庸置疑是重要的,如果你心里还不太清楚什么是自信,要么你是绝对自信的人从来没有不自信过,要么你还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自信。现在很多人想考公务员去银行要户口去国企,我希望同学们去那里是为了改造世界,而不是为了一个轻松稳定体面的工作。是我们不够自信,我们恐惧,所以才失去了与世界拼搏的勇气,才找到一个能差不多看见未来的铁饭碗的工作,心想忍受一点无聊至少生活不会辜负你。其实我不够自信,我想实现自己的技术梦,实现改造世界的梦想,但是我总是在户口面前犹豫。我知道我的理想主义会继续带我走的。

特别的,我们大学生们,都不差,我们有自己专业的能力,我们综合素质很高,我们品德优秀,我们谦虚,我们懂得尊重,那我们怕什么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自信呢?我们应该好好思考自己的未来,找到自己愿意做的事情,抛弃一切努力追求。但最终会有一个问题,我们的兴趣会变化,到时候当初非常热情做的事情不愿意做了怎么办?这个我还不知道怎么解答。我想可以从一方面入手,就是我们自由,我们有决定自己人生的力量。

我理解的自信是这样的,我们人人都会在某些方面自信,而某些地方不太自信。但自信可以互相影响和积累的。首先,在现在社会情况下,比如一个人他非常有钱,但是他不会演讲,但是这个有钱一定是可以增强他演讲时的自信。与一个不会演讲的穷光蛋相比,我们可以说他在演讲方面的自信是比穷光蛋要高的,因为穷光蛋是没有哪一方面是自信的。其次,当如果这个人本身是喜欢演讲的,但是他由于没有太多的经验而不自信,如果他在其他方面有自信的话,会使他在某些时候愿意去闯一下去站在别人面前传递自己的思想,越来越他就有了经验,他也就越来越有自信了,这是积累的过程。在其他方面的自信是你在不自信方面踏出第一步的基础,努力的或高兴的去积累是真正自信的必经之路。而自信对于做成某些事情非常的关键。比如我自己,我觉得自己是个努力的人,学习能力强,思想活跃,做事情靠谱,事业方面有自己的清晰的目标,但是我在感情方面非常的不自信,看见美女我就激动的说不出话来,我都23了啊,你估计会知道,得到异性的承认是什么样的感受。而我几乎没有被承认过,其实各方面我不觉得自己比别人差。其实事情也是在变化,这两年我也看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改变。如果你足够自信,你就应该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而努力去改正。你应该敢于去社交,去做哪些自己不敢做的事情。不再恐惧与陌生人的社交,不再恐惧演讲,自己内心承认自己的不足并努力去变好,如果不去做,那么永远不会有所改变。我还要加把劲。

我有一个缺点是,总是见异思迁。其实怎么说呢,见异思迁形容我有点不太恰当。其实我整体是不那么受影响的,这几年我确实改变过自己的很多想法,但是我发现是其实个越发完善,越发肯定自己的过程。我的缺点描述应该说是,沉迷。沉迷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中,而忘乎其他。我总是抛弃既有的东西而去追寻貌似是我非常感兴趣的事情,而我的兴趣又逐渐的在变化当中,所以,我在没找到那个真正的会使我能用一生的热情去奉献的事情上的时候,我肯定是一事无成的。我想,我现在要做的不是说让自己变的现实一点,而是让自己不在追寻的道路中迷失自己,不断的修正,而不能修偏,这个其实很难把握。而我现在对自己的认识是:1、其实我一直有着一腔教育的热情,包括我写这个博客,其实就是想传递自己的思想,又有谁不是呢?2、专业方面我对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架构也是非常的喜欢并愿意深入的研究。3、人生的方面,自由,我想自己决定自己做什么事情,而不是公司中的其他人决定。这三点是我现在的兴趣。而符合这三点的最好的地方应该是,大学老师。既自由,又可以带学生,又能授课,又能自己去决定做什么项目。或许这又是我的幻想,当我走入教师岗位时,我可能又会觉得这不是我真正想要的。我不希望会这样。但是,我觉得,这么几年的追寻,我应该是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经历越大的痛苦得来的越是弥足的珍贵。就像我下学期自己的时间一样,我绝对不能让其他事情再打扰我太多了,这是我花了一学期的时间争取过来的,我想做算法,都忍了一学期了,我要爆发。这个忍受中经历的痛苦真的很好,我想它使我不会再那么轻易改变了。看下学期我的表现了,这里给自己个警示。

其实我知道,实习跟自己充分利用时间在学校学习相比更能接近自己的目标。但是,就怕不去实习,却在宿舍LOL。其实想想,去实习没有任何害处,却有许多好处,只是对于新的目标,没有自己充分的学校产生的收益更大。我总是纠结于选择。突然发现这文章我已经升华不起来了。。。下学期两个重大目标:1、六级考试分尽量高。2、发一篇尽量好的论文!每当我看到那些优美的算法的时候,我都情不自禁的想学习他···加油吧,每一位·

无论如何,都要自信。自信的去做事情,不要惧怕任何事情。特别的,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按自己的想法走,这才是自己的人生。唉。。都这么说了,在人生的道路上,自信就是正确的!加油!不允许自己不自信,不要再因为害怕而不去做一些事情。

其实这两天我到家,解除自己老家里的人,还有个感觉,就是总是被大人指手画脚的,他们总是爱评论这爱评论那,给这下定义给那下定义好像看穿了世界一样,我觉得有点太经验主义了。世界变化那么快,不喝酒还不能混社会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