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了阿甘正传,也经历了挂科,也许不是经历,但我认为挂科不会再出现在我今后的道路上了。想想写点感悟也许是有必要的,因为至少你在看过电影之后去想了,思考了,而不是走马观花,几天后有什么你什么也不知道了,那样就很不好,毕竟你在某一方面花了时间就需要得到点什么,不然花这个时间干什么呢?我想这样也是不错的,以后有什么感悟啦,思考啦都可以写在这里,或者说是一时的激情,头脑发晕胡想的都可以记录下来。毕竟全用脑子记下来是不会很清晰的。

算是阿甘正传的感悟吧。开始阿甘在等公共汽车,旁边有个女士他便凑上去搭话,然后不管别人有没有接受我倾听他便开始讲了他自己的故事,75的智商,开始什么都不会,别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头脑不会打弯,最后他成功了,大概就是这吧,心很好,义气但是别人瞧不起他,所以他的朋友很少。对于他我印象最深的是,哎不好说,我好多地方都印象很深,不好判断最深。他跑步,到了街的尽头他想,我可以到镇的尽头,然后是跨镇,跨洲,跨越美国。反映了什么,你争了10万,只要坚持一下继续做下去就有100万,1000万,也许很不形象,但突出一个字坚持。他喜欢做事而不是动嘴,现在一张嘴就能成功,但如果你的嘴不行,那你就去做事。在我身上我体会最深的是:高中时候,网吧被抓了两次,差点都被开出,到了高三,我也写了点日记,总是在日记里说,限制限制上网,从没敢说过再也不,因为我根本没有不上的把握,心还没死。当时写的大概是:啥都知道,也啥都懂,再学不也就100天了,这100天不玩又有啥。什么什么的乱七八糟,但是我依旧还去,每当有可能被老师抓到的时候,都有深深的愧疚感。我的体会就是知道不等于做到,你知道又能怎么样,你知道玩游戏不好,特别是要高考,但你还玩。所以说必须尽力克服这个误区就是我们需要的不是你知道,而是做到。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跟自己妥协,遇到困难便妥协那什么也做不成了。还有个很发人深省的一点就是,本来有个中年人,在听阿甘讲他自己的故事,可是当阿甘讲到自己是那个有名有钱的人物的时候,这个中年人笑笑的走了,因为他不相信他旁边坐着的人是百万富翁,他不相信大概有两种可能,一是他瞧不起他旁边坐着讲故事的阿甘,因为阿甘看似没有一点成功人事的风采,和他说的话并不很合情合理。二是他不相信也没有去问,就保持着拒绝的态度,当事情超过他视界的范围的时候,他的选择不是去接受,而是去拒绝,在他还没有确定这件事情的时候。我想这样是不对的,也许这就是这个中年男人不是百万富翁的原因吧。

看的电影的时候内心一直很沉重,阿甘不跟别人一样他总是会忘记自己的烦恼,确实根本不应该去想那些令你不愉快的事情。感想感想,做一件事,看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什么都应该去写一点东西去记录下来,这样才会有所收获,在以后的道路上作为一个警钟,时刻警告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