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庸
想写文章,但是却不知道写什么。我拟了很多的备选主题,这些每个主题表达一个观点,观点已经写出,剩下的就是论证了。
可,论证观点是一个费劲的事情。因为证明观点的正确,倒不如证明观点的有限。正确总是有限的正确,换个角度、换个情景就不显得那么正确了。一个观点是否可取与可接纳,需要因人、因时、因事等各种因素组成。
比如,政治上的兼容并包观点。表现为:反对极端,提倡中庸,统筹全面,立足历史,着眼未来。若作为一个治国理政者,我认为这样是保守的做法,也是正确的做法。可,如果作为一个普通民众呢?一个普通民众认为自己的利益遭到了侵犯,比如言论自由受到侵犯,此时,这个普通民众对政府人员应该表达愤怒与不满,而不是去兼容并包既得利益者所宣扬的,他们只是夸大而已。
我们都知道,言论自由也必然会出现其他问题,比如无赖的胡言乱语、煽动等。此时,政府为了压制群众的愤怒,就会去改变群众的认识,散布各种言论自由造成的恶果,比如散布法轮功。而后,再宣扬他们的兼容并包的思想,宣扬一个成熟的人应有这样的思维,然后讽刺一个普通民众的愤怒是没有修养的表现,说其考虑问题只从自己角度出发,不能从对立面思考。而恰恰,当民众从对立面思考问题时,民众为了维护自身认识的远见,发表看法时变得过度保守。看法、观点、舆论也就随之失去了力量。
当中庸占据了民众的思想。愤怒的人就会被其他具有“兼容并包”思想的人看作头脑简单,并对其观点嗤之以鼻,进而失去力量。
若我是当权者,兼容并包的去统治,带来稳定,保持自己的权力,这是可以理解。若我是普通民众,用兼容并包的思维,便不再去争取,让别人凌辱自己,后用精神激励自己。天平,本应是个对抗的平衡,自己先把自己否定了,就变得一边倒了。
博弈双方一定要坚持自己的观点,还没玩呢,就开始为别人的困难考虑了。。真是惋惜。
中庸,中华民族不能持久屹立的原因。我想,放弃中庸,才能丢掉平庸。
当然,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当了处长、厅长后,为了维持当下局面,维持自己拥有的,就要开始转为中庸思想了,这个思想对他来说是正确的。所以“放弃中庸,才能丢掉平庸。”的观点依然是有限的,因时因人而选择,该观点其他角度的有限性,就不多探讨了。